2017年1月小程序上线至今21个月,这个被张小龙称为“万事万物的一个表达语言、随时可以访问到的一种信息组织形式”的程序形态,根据今年7月微信官方公开的数据,已超过100万小程序上线,150万开发者加入。
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高翔认为,小程序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,在借助微信生态的流量而不是小程序功能。高榕看好小程序的未来,也希望寻找到深入思考、真正利用小程序开发新的功能和应用的创业者。
以下为高翔对小程序的观察和思考:
就今天的小程序而言,还是微信生态的一部分。要理解电商和小游戏这两大市场在小程序的崛起,就不能忽视微信生态对社交流量的挖掘。互联网的发展就是流量发展史,微信生态是对IM流量的极好运用,这过程中开放平台是第一步,做到了信息的分发。这件事情过去在QQ时代是没有的,因为打开了应用,带来了巨大的新流量的价值。
我们对小程序非常看好,只是认为小程序目前还在初级阶段,在借助微信生态的流量而不是小程序功能的阶段。长线来看,真正利用小程序开发新的功能和应用的公司值得关注。
目前应用小程序最好的是电商和小游戏两大市场,他们借助的是微信生态的流量而不是小程序的功能在做事情,这不是一个质的变化,只是在享受流量上释放的能量。在微信公号时代已经有很多电商应用,比如一条等,早期没有小程序的时候他们规模已经不小了,并不是因为有了小程序才找到了未来。很多公司做的好是群、公号、小程序结合的产品,而不仅仅是小程序。我理解他们的成长还是微信生态带来的帮助。当然,小游戏是一个比较适合用小程序获取流量的领域,他的生命周期和ARPU值都比较适合。
如果借助的还是社交流量和传播,这个已经被用的很纯熟了,各种群、朋友圈等。就像过去新浪首页一打开都是广告,所有的位置上也都有一个大公司了。所以对新公司来说,红利期已经变小了。
中国互联网用户目前是7亿,过去6年增长了3亿用户。新流量的规模巨大,微信目前有10亿用户,而且大家每天都在用。互联网一直讲究时间论,微信占据了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时间段,这个流量比其他地方大了无数倍。微信生态上的流量还有另一个优势,IM流量中传播是天然的,只要是内容好就会迅速传播起来,这是传播快的原因。过去在新浪、淘宝上传播只能投广告,传播效率远低于IM。所以微信生态上的流量一是规模巨大,二是传播性极强。
小程序是在微信之下,还是和微信平齐?
长线来看,真正利用小程序开发新的功能和应用的公司值得关注。小程序今天不缺流量,更缺功能的创新。从小程序发展看,还没有达到微信的预期,还在不断改进和寻找新的场景和机会。
至于小程序本身会带来什么新应用,要从小程序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功能去观察和思考。今天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:如果将小程序对标App的话,微信拥有所有数据,但是苹果并不拥有APP的数据,或者说没有去拿。这会带来什么不同呢?
这会带来应用内数据可被搜索的机会,基于这件事情可能会改变行业格局。比如在苹果很难搜索一张机票,需要用携程、南航等App。但是在小程序可以搜索机票就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数据,如南航、东航、携程小程序内的机票信息。电影票信息也是一样,你拿到的可能就是猫眼的价格,但可以在微信上直接购买。所以,小程序更有意思的事情是他有别人过去没法实现的功能。
从这个维度去延展和思考,小程序有可能去渠道化。比如当各航空公司都有小程序后,用户就可以轻松直接在微信上比较价格、进行购买,类似携程和去哪儿的渠道的价格可能就更低了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有可能各种垂直的机会可以利用小程序从微信获得更多优质流量,因为微信更重要的是搭建生态,所以还是有很多第三方的机会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很难打败现有的巨头,但如果在小程序上很好实现这个事情,就有类似再造携程的机会?
这个事情的终局是什么样子,没人知道,因为变化太多。当这件事情真的能发生的时候,有用户、数据、支付、搜索和关系,把这些事情串起来,就是一件产生巨大价值的事情。
当然,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可能是:包括苹果在内的手机厂商不一定希望这件事情发生,所以会阻扰。现在手机厂商也在做类似小程序(如快应用)的事情,就看大家实现的程度。手机厂商需要更强的动力来做这件事情。
我们对小程序的看法是:小程序不应仅仅是微信生态的一部分,而是有机会单独成为一个大平台。小程序是在微信之下,还是和微信平齐?这背后的价值完全不一样。今天看所有这些应用,都还是在微信之下,如果成为和微信平等的存在,他的价值才会爆发出来。就如微信支付,慢慢就变成和微信快要平等的地步,他已经扩大到了微信之外,已经跨越了不同的场景。但小程序的发展路径会涉及到很多平衡,包括手机厂商、生态中的企业,甚至腾讯内部。
我们很希望听到创业者对于小程序的思考,因为创业者的感知、理解要强于我们,只有创业者比投资人想的多,才会更早获得红利。
参与讨论
发表评论